2025年芜湖职业技术大学技能大赛“研学课程设计”竞赛规程

发稿:夏莹 审核: 孙蔚闻 发布日期:2025-10-09

一、竞赛项目名称

研学课程设计竞赛

二、竞赛组织机构

主办单位:芜湖职业技术大学

承办部门:人文旅游学院

三、竞赛时间

10月22日(周三)9:00-17:00初赛

设计研学课程设计方案

10月29日(周三)14:00-17:00决赛

研学课程现场展示

上述竞赛时间安排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,则事先告知。

四、竞赛及材料提交地点

初赛:银湖校区人文旅游学院4楼教师工坊

决赛:银湖校区人文旅游学院3楼3D导游实训室

上述竞赛时间地点安排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,则事先告知。

五、竞赛目的

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文件精神,开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,培养服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,增强创新意识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同时,通过比赛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,并为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(高职组)“研学旅行”赛项(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B类赛事)选拔优秀选手。

六、竞赛内容

(一)参赛条件

参赛人员须为校内全日制学生,不限专业。

(二)参赛要求

1.初赛阶段

(1)初赛采用集中比赛形式,比赛过程中允许利用手机、电脑查阅资料,设计好方案后统一在指定时间提交。

(2)比赛形式为研学课程设计,设计时长为2天1晚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。方案应包含研学主题(自然文化红色、科技类)、研学说明、研学目标、课程特色、行程安排、报价等内容;方案的设计应注意结构合理、逻辑清晰、内容完整、简洁美观,便于使用。

(3)研学主题指定为自然(沙坡头旅游景区)、文化(西湖风景名胜区)、红色(井冈山景区)、科技类(上海科技馆),研学课程参与者为在校中小学生(年级、人数自拟,需在方案中写明)。

(4)赛事组织者会在赛前提供相关研学课程设计案例供参赛选手参考。

(5)初赛成绩将计入总成绩,占总成绩的40%。

(6)根据参赛团队数量选择成绩优秀团队进入决赛。

2.决赛阶段

参赛团队决赛时全体队员参加决赛(决赛过程中不得更换参赛选手),决赛内容为研学旅行课程单元展示。

各参赛队从提交的研学旅行产品方案中,自选某个单元内容用中文进行模拟教学,展示时间不超过6分钟,展示形式不限,可使用背景视频、PPT或者音乐(自备),允许使用道具和物料(道具等场地布景时间包含在展示的6分钟内),但不能有参赛队选手外的其他助演人员。

决赛成绩占总成绩的60%,各团队将以“初赛+决赛”得分按相应比例计算总成绩,并进行排名。

七、竞赛评分标准

评分标准详见附件。

八、竞赛须知

1.本次比赛为团队赛,团队成员为2名;

2.决赛过程中不得更换参赛选手,违者决赛成绩按零分处理。

九、奖项设定

按参赛团队数的10%、20%、30%,设立一、二、三等奖,学校将对获奖选手予以表彰。

十、申诉与仲裁

(一)申诉

1.参赛选手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、软件、工具和材料备件,有失公正的检测、评判、奖励,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,均可提出申诉。

2.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,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。申诉时,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选手向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。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、发生的时间、涉及人员、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、实事求是的叙述。事实依据不充分、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。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签名。

(二)仲裁

1.组委会下设仲裁工作组,负责受理大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并进行仲裁,以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和竞赛结果公平、公正。

2.仲裁工作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,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,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、攻击工作人员,否则视为放弃申诉。

十一、其他

本赛事相关事宜由组委会负责解释,未尽事宜另行规定。

附件

“研学课程设计赛项“评分标准

比赛环节(初赛)满分100分

评分标准

分值

研学课程方案设计

设计理念10分

有明确的课程主题,课程主题与依托资源高度吻合

5

课程设计理念先进,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

5

课程目标10分

课程目标明确,符合学龄段实际,体现因材施教

5

关注知识习得,关注后续技能和素质的发展,关注人的全面发展

5

课程内容30分

内容选择重点突出,逻辑严谨,客观准确,与所选资源紧密结合

10

合理补充外延性知识,体现前沿发展趋势,有一定的思辨性

10

理论联系实际,突出实践性特征,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
10

课程实施30分

师资配备合理,行前课、行中课、行后课符合学校需求并有落地性

10

课程对象明确,学情分析到位,合理使用先进的方法手段

10

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,鼓励学生探究,建立互动和良好的氛围

10

课程成果10分

课程学习有明确的物化成果,形成研究性学习的结果

5

行后课应有一定的学习成果预设,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

5

课程评价10分

更新评价理念,强化素养导向,注重价值观、品格和关键能力评价,能够体现学游结合,提高参与度

5

创新评价方法,倡导增值评价、协商性评价、表现性评价,探索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评价的效度

5

比赛环节(赛)满分100分

评分标准

分值

研学

活动

单元

模拟

展示

职业素养25分

礼仪着装得体,符合职业情境或展示主题

10

团队配合恰当,规范娴熟、示范有效

15

展示组织与特色30分

展示内容正确,结构合理,尊重资源的史实和现实

10

展示形式新颖,互动设置巧妙,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思辨性

10

展示方法灵活多样,有吸引力,富有特色和创新性

10

语言表达30分

讲解展示紧扣研学主题,特色鲜明

10

讲解重点突出、有层次感、逻辑性强

10

语言流畅优美,口齿清晰,富有文采

10

整体表现力15分

仪态自然,肢体语言恰当,符合职业规范

5

富有感染力、亲和力和渗透力

10